昆山站点--昆山第三方网江苏苏环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主办
众所周知,感官性状不合格的饮用水可能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感觉,有异味和有异嗅;被致病微生物或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饮用水可以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化学物质慢性中毒。
介水传染病,又称水性传染病,是指通过饮用水或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主要有3类。
①细菌,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
②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
③原虫,如贾第氏虫、溶组织性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
它们主要来自人粪便、生活污水、医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的废水。水源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或者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均可导致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
介水传染病一般以肠道传染病多见。例如,1955年11月印度德里由于集中式给水水源被生活污水污染,引起甲型肝炎大流行,当时170万人口中有29300个黄疸肝炎的病例。但1976年以来在世界各地陆续报道一种介水传播的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疾病称为军团病。近年来还发现一种隐孢子虫病,它是隐孢子虫囊污染水引起的,1987年在美国佐治亚州某地曾发生过流行。
即使出厂时合格的饮用水也可能在输送的过程中被污染,并危害居民健康,特别是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被污染的可能性更大。随着我国城市改建及安居工程建设的进行,城市居民小区数量逐年增加,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起来,城市居民饮用二次供水的人越来越多。然而,由于设计施工的不合理,贮水池所用材料和结构不符合有关要求,以及二次供水的消毒设施和其他管理工作的欠缺,加之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开展的不完善,二次供水造成的饮用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在二次供水造成的饮用水污染事件中,出现的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甚至出现四肢无力及其他全身症状。
1990~1998年,市共发生88起饮水污染事故,其中29起是由二次供水污染造成。1996年,市卫生防疫站检查了300个单位的402个水箱,水箱由专人管理的有237个,只占59%;水箱环境需要进行整治的有314个,占78%;有消毒设备并可能正常运转的只有216个,占53.5%;水箱能定期消毒的有282个,占70%;已经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也只有约30%符合卫生要求,70%的单位二次供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问题。1999年在青岛的调查发现,冬春季及夏秋季二次供水的水样中细菌总数、总大肠群数及氨氮含量均高于同期一般水网水样,余氯含量低于同期一般水网水样,反映二次加压供水水质较一般水网水质差。哈尔滨市2003年的研究也证实二次供水细菌学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合格率较低,同时反映水中有机物的指标化学耗氧量和氨氮、反映感官性状的指标浑浊度的合格率也很低。上述结果提示我们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很差,污染的迹象明显,如果不做妥善的处理,将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危害饮用者的健康。
地球生物化学性疾病,包括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也称为黑脚病),各种有害化学物质也可能造成机体的慢性损伤和中毒。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有些藻类能够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可以在鱼贝类体内富集,进人人体内并危害其健康。
水质检测
Copyright © 2019 江苏苏环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南通正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8020555号 技术支持: 江苏环境网信息中心